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上善若水
|
2020.07.22
|
0
+关注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已经经历了两次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每一次变革都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同时也成就了先导国或地区的经济腾飞。第一次变革发生在18 世纪60 年代,以蒸汽机技术诞生为主要标志,是煤和蒸汽机使人类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提升,开创了人类的工业经济和工业文明,从而引发了欧洲工业革命,使欧洲各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强国。
而第二变革发生在19 世纪70 年代,石油和内燃机替代了煤和蒸汽机,使世界经济结构由轻工业主导向重工业转变,同时也促成了美国的经济腾飞,并把人类带入了基于石油的经济体系与物质繁荣。
今天,人类再次来到了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十字路口,第三次变革将是以电力和动力电池(包括燃料电池)替代石油和内燃机,将人类带入清洁能源时代,我们大胆的预测,第三次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变革将带动亚洲经济的腾飞,使亚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4亿计算,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2020年以前节约和替代石油主要依靠发展先进柴油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实现。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节约石油7306万吨、替代石油910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16406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石油需求削减41%。届时,生物燃料、燃料电池在汽车石油替代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2008年底启动的"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经历了2009年、2010年参与城市轰轰烈烈的圈地立项、剪彩、启动仪式和成立产业联盟后,2011年以后忽然冷却下来。"政策热、市场冷",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尴尬写照。究其原因,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分析认为,政策集中度不够,"在产品成熟度不够的情况下,示范城市不宜搞得太多。""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原本计划自2009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
2009年首先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城市展开,当时重点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2010年又增加了天津、厦门等12个城市为第二批、第三批试点城市。同时选择6个示范城市,开始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
截至2011年底,参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的25个城市,实际推广数量目标完成率,只有当初申报规划的38%,且大部分是混合动力公交车,纯电动公交所占比例很低。"前期研发不充分,会让示范城市成为试验品使用者。上万辆新能源车在全国各地示范运行和产品技术考核,汇集起来的反馈信息杂乱,这个说续航里程不够,那个说电池起火了,集中起来,很容易给人一种新能源车都是毛病的印象。一听说出了这么多问题,市场就冷了下来,开始反思了。
"
示范工程的成绩不理想,导致政府态度的犹疑,一度使得《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一拖再拖,反复修改,迟迟未获通过,示范工程行至岔路口。"不管是中央政府的态度、地方政府的参与积极性,还是产品技术的成熟度、基础配套设施的跟进,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位曾参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调研摸底的业内专家表示,虽然示范城市纷纷表示要加大马力推广电动车,但他认为难度很大。2015年8月29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在2015中国(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根据上半年统计数据,201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72711辆,超过美国52704辆的销量,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5年我国出台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对此,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表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各类电动汽车12万辆,今年上半年电动汽车产销量约为8万辆;目前单月产销量已经突破2万辆,因此预计到2015年底累计产销量将超过32万辆,增长势头迅猛,其中,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市场占比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虽然质疑声难免,但是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大势已定,只会继续向前。从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2017年50万辆、2018年80万辆,而2019年预计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
100万的产销量小目标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标志性意义,如果实现则代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开始可以支撑起百万量级的规模。
目前,纯电动战略初见成效,但弊端也开始显现。因此,燃料电池、插电式、增程式作为技术补充方案等在某些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和支持。
着眼未来,将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高比功率高耐久性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充电智能化将引发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资源优化应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是世界范围内汽车行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应当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内在逻辑,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探索与变革,让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我国汽车行业抢占竞争先机的重要阵地。
精选留言
延伸阅读
更多报告干货
写留言
2260
阅读
收藏
回到顶部